52歲的洪家元是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楊柳村的貧困戶,2014年當地政府把他列入精準扶貧對象,幫助他貸到兩年擔保貼息貸款并補貼部分現金。老洪在自家荒坡地上建起400頭豬規模的圈舍和豬糞發酵床。“我的豬苗、飼料、飼養技術都是溫氏的,這些都不收錢,等豬養大了,溫氏統一保價回收,再扣除各項成本,每頭豬能凈賺200多元……”。
老洪所說的溫氏,是來自廣東的畜牧企業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溫氏“公司+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玉屏縣探索出“公司+黨支部+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模式。來自玉屏縣楊柳村黨支部和玉屏溫氏畜牧有限公司黨支部的兩名干部對口幫扶老洪。
產業扶貧的政策支持、駐村干部的點對點幫扶、企業黨支部的細致服務激發了老洪脫貧的強勁動力,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奮斗摘掉“貧困戶”的帽子。到今年10月,老洪養的兩批豬成活率都超過95%,毛利共計24萬元。老洪說,現在他渾身都是勁。
今年上半年,老洪患有癲癇病的妻子和兩個學齡孩子相繼得到了政府醫療和教育幫扶。今年11月,進完第三批豬苗后,洪家元申請了脫貧摘帽并獲得批準。他家的日子正一天一天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