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以來,國內小麥市場購銷雖有所回暖,但整體季節性變化并不十分明顯。尤其近日隨著主產區天氣的好轉、各持糧主體出庫積極,市場供需矛盾緩和,小麥價格整體上行勢頭放緩,局部價格因前期上漲較快開始出現回落。
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至12月10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為2309元/噸,周比漲31元/噸;2015年第47期中儲糧全國小麥收購價格指數138.43,周比上漲0.15%。
另據相關機構監測系統顯示,截至12月11日的一周,周初小麥監測均價2418.67元/噸,周末2410.67元/噸,跌幅0.33%。
按照慣例,進入12月份面粉企業大多將進入補庫階段,但今年企業的備庫仍顯謹慎,往年旺季的采購現象并不明顯。筆者認為,受后期節日需求增加的支撐,小麥市場購銷有望繼續溫和回暖,但大的行情波動或很難出現。
市場購銷略有回暖,麥價穩中小幅波動
隨著傳統節假日的臨近,近期制粉企業尋糧詢價的積極性略有提高,但由于終端需求回暖緩慢,市場的整體購銷狀況變化不大,“旺季不旺”的特征依然明顯。各地小麥價格整體穩中運行,局部價格略有小幅波動。
12月11日,河北石家莊地區中等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60元/噸,周比上漲6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中等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360元/噸,周比回落4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中等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40元/噸,周比上漲40元/噸;江蘇新沂中等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370元/噸,周比上漲20元/噸;安徽蚌阜中等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250元/噸,周比持平。
近日南方銷區小麥購銷行情有所好轉,但由于國產小麥價格不具備優勢,蘇皖地區小麥發往華南銷區的數量仍較少。當前廣東地區各港口2015年新產質量較好的普通紅小麥港口報價2500-2510元/噸左右,福建福州地區2015年江蘇產三級紅小麥港口報價2510元/噸,與上周同期基本持平。
由于近日華北黃淮地區玉米加快價格下跌,小麥玉米價差較上周同期再度擴大20-30元/噸。當前山東地區小麥玉米比價為1.25,價差為479元/噸;河北地區小麥玉米比價為1.26,價差為493元/噸,河南地區小麥玉米比價為1.30,價差為548元/噸。由于小麥玉米價差處于較高水平,小麥進入飼用領域仍然困難。
粉企開工基本穩定,加工利潤小幅上調
近日,主產區面粉價格整體穩定,局部地區小幅上漲。主要原因是小麥價格小幅上漲使得制粉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當前北京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140元/噸,周比上漲2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出廠價312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出廠價308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出廠價3100元/噸,江蘇徐州出廠價3120元/噸,安徽宿州出廠價308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12月8日,杭州市糧油批發交易市場特一面粉的批發價格為3.44元/公斤,比12月1日上漲了0.04 元/公斤,漲幅1.2%;特二面粉為3.12元/公斤,持平。
由于制粉企業開工率不足,麩皮庫存下降,再加之年底養殖需求逐漸好轉需求增加,各地麩皮價格維持漲勢。當前河北石家莊麩皮出廠價1210元/噸,山東濟南出廠價1200元/噸,江蘇徐州出廠價1320元/噸,安徽宿州出廠價1370元/噸,周比普遍上漲50-60元/噸。
據監測,當前主產區面粉加工企業平均開工率為50%,與上周同期和上月同期均基本持平。近期麩皮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得制粉企業加工利潤略有好轉。
12月11日,河南鄭州中等白麥采購成本2440元/噸左右,特一粉出廠價3080元/噸,麩皮價格1080元/噸左右,加工每噸小麥費用200元,理論利潤預估為70元/噸,周比上調10元/噸。
流通糧源階段偏緊,臨儲拍賣漸趨好轉
12月8日,國家舉行第436批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會。安徽、河南兩市場共競價銷售托市小麥114.56萬噸,比上周減少0.03萬噸;共成交1.12萬噸,較上周增加0.47萬噸;成交率為0.97%,周比提高0.41個百分點。分市場看:
河南市場投放托市麥30.68萬噸,成交0.1萬噸,周比增加0.07萬噸;成交率0.33%,周比提高0.24個百分點。 安徽市場投放83.88萬噸,成交1.02萬噸,周比增加0.41萬噸;成交率1.21%,周比提高0.48個百分點。
12月9日,國家臨儲進口麥計劃銷售2013年美2號軟紅冬麥6.58萬噸,實際成交1.19萬噸,周比增加0.09萬噸;成交率18.06%,周比提高,1.45個百分點。
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連續兩周回暖,本次更為8月份以來的最高單周成交量,反映出階段性糧源偏緊造成部分企業已開始選擇采購政策性小麥。但總體而言,政策性小麥拍賣成本仍然遠高于市場價格,即使成交量略有增長仍無法改變總體成交低迷的狀況。
麥市有望不斷回暖,供需決定波動空間
小麥市場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恢復后,近期市場的預期有所轉變,穩中溫和上行已成階段性主流。對春節前的小麥市場,筆者認為,階段性的回暖仍會延續,但市場流通糧源偏緊與需求回暖緩慢的博弈,貿易商小麥出庫與制粉企業備庫的博弈,仍將會導致麥價上行溫和,而且漲幅不大。
由于小麥市場流通糧源供應偏緊,近段時間以來制粉企業多以消化庫存為主,甚至有的企業庫存殆盡。有關資料顯示,當前面粉加工企業的整體小麥庫存指數為37.5,與上周同期一致,較上月同期下降5,仍低于去年同期52.5的水平。隨著面粉旺季的到來,面粉加工企業開工率有所回升,庫存消耗加快,庫存指數有所下降。為滿足加工需求仍將會增加小麥采購數量,面粉企業采購補庫節奏或將加快。
市場糧源的減少、企業節日備庫的增加將會支撐小麥價格階段性上行,但后市小麥價格的上漲空間仍要取決于各市場主體的博弈程度。
供給上看,盡管流通市場小麥糧源減少,但國家臨儲庫存龐大,后期的市場也難以出現缺糧的局面。而從需求上看,節前的市場需求雖有所增加,但大幅的增長也不現實。更可況作為需求主體的制粉企業運營壓力一直較大,當前小麥價格也已經基本接近廠家可忍受程度,估計制粉企業也不可能盲目擴充庫存而增加市場風險。
報告數據顯示中性,美麥期價小幅收高
美國農業部月度供需報告預計,2015/16年度全球小麥產量為7.349億噸,較上月上調190萬噸,為歷史最高紀錄。預計2015/16年度美國小麥期末庫存為9.11億蒲式耳,低于分析師預測的9.17億蒲式耳。整體來看,報告影響為中性。
上周,受技術性買盤和基金空頭回補的影響,美國小麥期貨價格繼續小幅收高。12月11日,CBOT 3月小麥期貨結算價報4.90-1/2美元,本周上揚6美分,或1.2%。
美國農業部(USDA)上周四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止12月3日的當周,美國當前市場年度小麥出口銷售凈增22.51萬噸,為五周最低,且低于市場預估的30-50萬噸。
12月10日,3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204.8美元/噸,合人民幣1316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792元/噸,比去年同期跌300元/噸。
美國農業部12月供需報告,預計中國2015/16年度小麥進口預估為200萬噸,維持11月預估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