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國內小麥市場本應處于消費旺季,加之春節前企業備貨,小麥需求情況比上月有所增加,但價格并未出現大幅波動,市場也沒有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期待,整體購銷表現不溫不火,原本期望在春節前能有一波小幅走好的行情未能如愿。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進一步改革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并對不同品種的政策提出了具體要求。作為口糧的小麥繼續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以此推斷,進入新年的小麥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節前麥市購銷平淡無奇
隨著春節臨近,國內小麥市場需求雖有所回暖,但在供給充足的環境下,各地行情同比仍顯得偏弱。小麥價格整體表現穩定,局部小幅漲跌。據各地貿易商反映,今年節前制粉企業備貨意愿不強,多以隨加工隨采購形式為主,1月上中旬大多企業備貨基本上提前結束,下旬以來的購銷已經轉淡。
截至1月底,河南鄭州中等小麥進廠價為239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10元/噸;山東濟南2360元/噸,持平;河北石家莊2380元/噸,上漲40元/噸;江蘇新沂2340元/噸,下跌20元/噸;安徽蚌埠2280元/噸,上漲40元/噸。
今年節前的小麥市場購銷平淡無奇,主要原因依然是供給充足而需求不旺,制粉企業節日備貨較為謹慎。
一方面,由于市場對后期小麥行情預期看淡,各持糧貿易商節前出貨力度加大,大多都想抓住價格相對較高的時期及早出庫,以降低因后期價格下跌而帶來的風險。另外,往年春節后才開始運作的儲備小麥輪出,今年在元旦過后就陸續開始出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市場的供給。
另一方面,節日市場并沒有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低于預期的市場需求使得制粉企業備庫相對謹慎。當前面粉加工企業的整體小麥庫存指數為48.5,較去年同期低1%。
1月份,國家臨儲小麥共進行4次競拍,周均投放小麥107.93萬噸,周均成交0.59萬噸,成交率為0.55%。而上年同期周均投小麥109.5萬噸,周均成交63萬噸,成交率為57.53%,可謂天壤之別。
節后市場承壓依然偏重
從供給上看,小麥市場依然供給充足。一是農戶手中仍有一定數量的小麥,據了解,當前產區農戶小麥出售比例在73%左右,節后隨著天氣轉暖,為準備春耕備播,小麥變現能力將會增強;二是貿易商小麥出庫仍將積極,大多會在夏收前清空小麥庫存;三是各級儲備小麥輪換出庫將全面展開,上市量也將不斷加大;四是國家小麥拍賣銷售仍會不間斷進行。
據了解,截至1月26日,2014年產全國政策性小麥累計成交669.59萬噸。其中,江蘇省累計成交377.88萬噸,安徽省累計成交139.77萬噸,湖北省累計成交36.81萬噸,河南省累計成交114.80萬噸,山東省全部流拍。由于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過高,銷售困難較大,后期不排除為去庫存而調整拍賣政策的可能。
從需求上看,通常春節后是面粉消費的淡季。不過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面粉銷售旺季與淡季的區分并不十分明顯。就筆者之見,節后隨著農民工陸續外出,大中專學生陸續返校,面粉銷售速度雖不及節前,但也不會明顯降低,價格有望保持基本穩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出于對小麥市場的看淡預期,制粉企業以銷定購的經營策略不會改變,對小麥的采購依然會相對謹慎。
對于小麥的飼用消費,市場已不寄予太多希望。原因是小麥、玉米價差已處于歷史高位,飼用小麥消費將會繼續受到抑制。鑒于市場對新季玉米價格看跌預期加大,估計后市小麥的飼用需求很難再有新的增加。
天氣很難成為炒作熱點
1月中旬,受最強寒潮的侵襲,我國大部分地區雨雪、大風頻繁,多地最低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但較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的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小麥市場反應平淡,尤其極易被天氣左右的強麥期貨“并不領情”。1月底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主力合約較月初價格下跌36元/噸,跌幅1.23%。
農業部農情調度顯示,今年秋冬種進展順利,小麥種植面積穩中略增。預計2015/2016年度全國冬小麥面積將穩定在3.38億畝,較上年度增加60萬畝。當前冬小麥越冬狀況良好,以一、二類苗為主。其中河南43%、河北25%,一類苗比例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19%、7%,山東、山西一類苗比例略有降低。
天氣變化從來都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關鍵因素之一。世事難料,由于氣象條件變數不定,一旦小麥生長受到不利天氣影響,市場往往會以此炒作行情。
不過,從歷年春季小麥市場運行狀況來看,因天氣炒作而引發的市場波動時間都不長,炒作并不具有持續性特點。大多隨著冬麥田間管理的加強及長勢的好轉,市場的炒作便偃旗息鼓,天氣成為持續性的炒作熱點并不容易。
國際市場仍難體現利好
2015年國際小麥市場供給充足,庫存增至3年來最高。同時,由于美元走勢較為強勁,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已跌至近年以來的低位,較2012年8月創造的高位下跌47%。
荷蘭合作銀行在最新發布的農業商品月報中預計,2016年前6個月全球小麥價格將比早先的預期更加疲軟。一季度CBOT小麥價格將探底480美分/蒲式耳,約合250美元/噸,到6月份時將反彈至510美分/蒲式耳,剩余時間將在500美分/蒲式耳左右徘徊。
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我國小麥進口量為21.42萬噸,環比增加17.18萬噸,同比增加166.57萬噸。2015年我國小麥進口總量為297.27萬噸,較2014年持平略增1350噸。
我國小麥進口多為品種余缺調劑,主要進口優質小麥。由于國內外小麥差價較大,進口利潤較高,加之國產優質小麥市場供需偏緊,估計短期內小麥進口的壓力將會繼續存在,國際市場難以對國內麥市體現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