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流通市場原糧量持續減少,部分區域麥價出現不同程度走高,面粉加工企業為保證正常生產所需,被迫提價收購小麥以增加原糧供給數量。市場貿易糧稀少,流通糧源供給數量同比下降顯著,為小麥價格上漲提供動力支撐。由于飼用小麥需求基本喪失,以及面粉需求因下游市場低迷也從增長轉向下滑態勢,制粉企業的小麥需求整體表現乏力等因素導致國內麥市未現明顯上行動力。本網預計,因為小麥流通市場價格與國家臨儲小麥價差較大,且小麥政策性庫存數量及年份結構相對較好,或難以出現大幅下調拍賣底價以“去庫存”。所以小麥價格仍有上漲可能,且以溫和上漲為主。
輪換出糧供給有限,難解燃眉之急
進入3月中下旬后,雖然各級儲備糧輪換出庫有所加快,市場供給增加,小麥價格逐步止漲趨穩。但從近期的市場行情來看,小麥價格又有上行趨勢,主產區小麥價格已基本處于去年夏收以來的高位。糧源供給渠道主要是各級儲備糧以及農戶手中持有的糧源,因此市場整體表現為:北方麥價整體好于南方,優質小麥市場行情好于普通小麥。截止3月23日,山東德州地區普通一等小麥進廠價為2460-249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2440-2460元/噸,河南商丘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244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地區進廠價2420元/噸左右,安徽淮北地區進廠價2420元/噸左右。
臨儲囤糧量大價高,又是推波助瀾
距離國內主產區2016年產新小麥上市不足3個月,國家臨儲麥成交量同比大幅下降。隨著各級儲備糧輪出消耗,以及持糧主體出貨,流通市場糧源數于枯竭,面粉加工企業規模化采購難度以及采購成本加大。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持續低迷,導致其剩余庫存數量同比持續增加。截至3月中下旬,國家臨儲小麥(含2015年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為3886萬~3986萬噸,同比高1755萬~1855萬噸。其中,江蘇839萬噸,同比高452萬噸;安徽923萬噸,同比高310萬噸;河南1832萬噸,同比高866萬噸;湖北200萬噸,同比高41萬噸。國內麥市供需寬松大格局下,政策性糧源庫存數量高企,且出庫成本較高,對流通市場小麥“量價”起到明顯的支撐作用。
成本提高效益下降,粉企舉步維艱
由于玉米現貨市場價格弱勢下行,飼用需求低迷,麩皮市場用量受到明顯擠壓,國內麩皮市場行情持續下行,對面粉加工企業沖擊明顯,面粉加工企業普遍處于虧損狀態。因小麥供給量明顯下降,導致麥價出現不同程度上漲,面粉加工企業遭受上下游同時擠壓。為應對麩皮價格持續下跌局面,面粉加工企業下調企業開工率,與此同時,上提面粉出廠價格,緩解經營壓力,但整體效果不佳。因此,后期制粉企業恐將長時間維持低開機率,盡可能的尋找低價糧源控制成本,這對小麥價格的上漲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陳小麥市場供給在國家臨儲小麥難以入市的情況下,面臨需求階段性考驗,國內流通市場糧源階段性供給漸成隱憂,國內麥價整體將偏強運行,小麥市場主流價格或將上移至1.22-1.25元/斤之間。預計后期小麥市場購銷有望繼續溫和回暖,但大的行情波動或很難出現。3月份市場需求有所提升,隨著儲備庫輪出糧源增加,對市場價格上漲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建議面粉加工企業合理安排糧源供給數量及渠道,有效保證開工所需以及控制加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