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源緊缺小麥價格漲勢明顯在糧食行情集體啞火的背景下,小麥價格最近扛起了上漲的大旗。經歷了去年十一的斷崖式下跌后,貿易商及農戶均沒有存糧意愿,基本都提前處理了手中的庫存,這就導致了近期市場出現糧源緊缺的現象,特別是可用于磨粉的質優小麥。據了解,山東地區的制粉企業小麥采購價格領漲全國,其中臨沂地區中等小麥面粉企業收購價1.22元/斤左右,德州和聊城兩地制粉企業收購中等麥的價格也已經在1.25-1.26元/斤,均較前期上漲0.02元/斤。
預案提前發布稻谷新陳分化加劇3月份以來,雖然國內稻米市場購銷有所恢復,但隨著稻谷托市預案的結束和國家隊的大規模退出,稻谷收購力量減弱,加上各級儲備糧的集中輪出,市場稻谷供應壓力急增,價格重心有所下移。好在國家于日前發布了《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預計稻米市場后期下行空間不大。
由于托市政策主要針對的是新稻收購市場,對陳稻市場的作用力卻不斷弱化,甚至衰竭。因此,后期新陳稻谷市場將繼續分化,在新稻保持基本穩定的同時,陳稻市場預計將繼續走弱。
新市場環境下國內玉米命運如何?近日,國內現貨市場玉米價格再度回落,一些內地產區市場成交價格跌破了0.8元/斤。部分市場分析機構認為,隨著4月底東北地區臨儲玉米收購的結束,國內玉米市場將進入拋儲新時代,屆時玉米價格有可能出現較大的跌幅。
目前,國內玉米市場還處在“政策市”向“市場市”過渡的初期階段,去庫存化正在啟動,種植結構的調整也處在政策公布階段,市場存在很大變數。新的市場環境下,玉米價格究竟會如何運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