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產區相繼啟動小麥托市收購一個多月以來,因受災區域新麥質量較差,托市收購難以上量,而新麥質好區域因面臨多渠道采購,價格攀升至托市價甚至之上,托市收購難有規模。主產區小麥托市收購進度整體較為緩慢,托市收購數量低于上年同期,但區域間托市收購進度不平衡,江蘇、河南地區明顯慢于上年同期,而安徽地區托市收購進度同比略快。6月30日山東、河北地區啟動小麥托市,至此小麥主產區全部啟動了托市計劃,魯冀啟動小麥托市收購將進一步擠壓質優糧源數量。截至7月初,主產區小麥托市收購量預計在700萬噸左右,而上年同期為966萬噸,據統計,截至6月25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數量1563萬噸,同比減少627萬噸。從近期國內主產區新麥5日收購進度來看,因主產區新麥上市流通量加大,新麥收購數量整體呈現低位增加態勢,但同比仍下降較為明顯,其中6月5日-10日新增收購量114.9萬噸,10日-15日新增343萬噸,15日-20日新增513萬噸,20日-20日新增545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分別為219.9萬噸、536萬噸、823萬噸以及475萬噸。
主產區新麥流通量加大而收購需求較為疲軟使得新麥市場收購價整體承壓,因品質差異導致其用途不一,新麥收購價格呈現多軌道運行,除了山東、河北地區外,其他產區新麥品質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淪陷,品質差異導致價格分化明顯,新麥市場收購價整體呈現“北高南低”格局。品質及價格差異導致跨區域流通較為凸顯,以河北、山東為代表的北方質優麥流通到南方麥區,而南方麥區質差麥則流通到山東等區域給飼料加工企業及面粉加工企業使用。據市場監測,截至7月中上旬江蘇徐州新沂地區新麥收購價2200元/噸,安徽阜陽臨泉地區新麥收購價1900-2000元/噸,山東聊城莘縣地區新麥收購價2350元/噸,河南濮陽地區新麥收購價2280-232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城地區新麥收購價2390元/噸。目前山東曹縣地區2016年產優質麥濟南17汽車板價2760元/噸,河南延津地區2016年產優質麥鄭麥366收購價2560元/噸,廣東汕尾市糧食企業集團公司委托采購2016年三級小麥6640噸,底價為2710元/噸,成交價為2710元/噸(散裝、麻袋包打圍,倉庫堆好價),另外,7月7日南方小麥交易市場招標采購2016年產普通白小麥,起拍價2400元/噸,未有成交。
受制于拍賣底價過高,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持續萎縮,截至7月上旬,國家臨儲小麥(含2015年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為3810-3910萬噸,同比高1915-2015萬噸,目前主產區小麥托市收購進度大幅放緩使得麥價缺乏持續上行的推動力,而質量的分化更使得規模化采購難度加大,“提價”效應所帶來的增量效果明顯弱化,不達標小麥比例的增加拖累新麥市場收購行情。日前國家糧食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做好受災地區夏糧收購工作,認真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多措并舉做好超標小麥的收購工作。在儲備糧補庫及加工企業需求等因素提振下,近期主產區質優新麥采購需求力度較高,市場行情走勢較為堅挺。因主產區新麥質量下降加劇結構矛盾,這也使得新麥區域性、品種性機會凸顯,建議后期糧源采購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抓順應市場趨勢,質優新麥合理的采購成本在其有效供給下降及陳小麥庫存成本高的支撐下,后期其市場價格也將“水漲船高”,品質間因供需格局的差異,質優麥與質差麥后期價差有望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