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小麥在生長期及收獲期受災較重,導致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產量下降,小麥價格看漲預期有所增強,市場“囤糧賭市”心理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記者采訪的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鄭州商品交易所糧食期貨專家指出,囤糧賭市的心理依然會冒著很大的市場風險。一定要擯棄存糧賭漲的心理,把握市場節奏,鎖定利潤,落袋為安,以防范后市因價格波動而帶來的市場風險。
專家分析認為,從當前市場來看,對后期質優小麥溫和上行的預期是基本認可的,但價格能否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尚難判斷。目前夏糧集中收購已進行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小麥市場優質優價、劣質低價、穩為主流的一直沒有改變。盡管9月份以后,面粉市場消費將會走出淡季,制粉企業采購量或會增加,但處于“寒冬”期的加工企業需求能否支撐市場仍需時間的檢驗。
——小麥市場潛在市場壓力高懸
記者認為,由于我國小麥市場供需格局相對寬松,尤其政策調控下的小麥價格大幅波動的幾率很低,囤糧賭市的心理會冒著很大的市場風險。
首先,新麥減產難以影響供需大局。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夏糧總產量減少1.2%。雖然夏糧產量略有減少,但仍處于歷史第二高位,屬于豐收年。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6年全國小麥總產量預估同比減少0.77%,這是我國小麥產量實現十二連增后首次減產。而從中華糧網近來發布的小麥供需平衡數據來看,預計2016/17年度小麥總供給量為2345億斤,總需求量為2223億斤,本年度新增供需結余為122億斤,預計期末庫存為1585億斤,將繼續呈現供大于求格局。
以上數字可以看出,盡管今年新小麥產量略有減少,部分地區小麥質量也差于往年,但小麥市場總體供大于需的形勢沒有改變。因此,夏糧的略減不僅對全年糧食供應大局不會有多大影響,即使對小麥市場本身來講其影響效應也不宜過于放大。
其次,政策糧充裕去庫存壓力仍存。由于近年來我國小麥產量連續增產,政策性小麥庫存始終處于較高位置。據了解,截至當前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仍在3800—3900萬噸之間,同比高出1890—1990萬噸。上年收購的2079.25萬噸托市小麥尚沒有出庫,今年市場預計政策性小麥收購仍可達到1800萬噸左右,潛在的市場壓力始終存在。
——今年收購沒有高峰收購
據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介紹,7月份以來,隨著國家小麥托市收購力度不斷加大,盡管主產區新小麥收購進度有所加快,但整體同比仍顯偏慢。往年河南是小麥收購的大頭,但今年由于小麥質量問題,收購的高峰一直遲遲沒有出現。
當前市場認為,雖然目前主產區已全面進入臨儲收購模式,但部分地區小麥質量偏低仍是托市收購難以大幅提升的最主要障礙。由于市場符合質量的小麥數量減少,今年國家小麥托市收購總量或會低于上年。
從市場收購來看,由于今年小麥收購形勢復雜,市場貿易機會把握難度較大。貿易商汲取上年教訓,收購心態謹慎。制粉企業由于運行狀況不佳,收購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大多均不愿做多小麥庫存。
由于市場預計今年夏收新麥整體收購量將會較往年減少,這就預示著后市依然會有相當數量的糧源滯留于流通領域,特別是大量的低質廉價小麥流通于市場,勢必將會拖累小麥市場的整體行情。
——“天花板”效應將抑制小麥價格上行幅度
小麥市場自2006年開始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來,國家已經連續7年提高最低收購價格,受此支撐國內小麥價格底部重心不斷抬升。2015年之后連續兩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停止了上調,這對市場的直接影響就是政策對市場的支撐力度減弱,因此市場對2017年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政策預期也不會高。如果來年國家最低收購價水平出現下調,無疑小麥市場的重心將會下移。
就小麥市場自身運行來看,市場對其后市的行情也難持高的預期。今年的小麥夏收市場出現開秤就疲軟的現象,并且一直持續到6月下旬。7月份以后,隨著國家在主產區托市力度的加大,北方麥區小麥價格穩中小幅上漲,而南方麥區由于小麥質量偏差價格依舊低迷偏低。而雖然后期符合質量的小麥價格有望繼續穩中上行,但空間不會大,國家最低收購價“天花板”效應將會抑制小麥價格的上行幅度。
被市場一直看好的優質強筋小麥,今年夏收以來其表現也并未引起市場過多的眼球,上年市場搶購優質小麥的現象今夏并沒有上演。盡管市場供應缺口的預期仍存,后期行情也多被看好,但因國內外小麥價格價差較大,進口的增加將會制約國產優質小麥的價格上漲空間。7月份以來,主產區優質小麥市場價格總體雖穩中略升,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整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