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以來,主產區小麥市場整體穩中偏強,局部價格在經歷了上中旬短暫修正后又現抬頭;受流通市場糧源越來越緊的影響,小麥拍賣成交狀況繼續向好。國際市場全球小麥庫存充裕,加之美國南部大平原未來幾周將迎來降水,旱情得以緩解,CBOT小麥近月合約價格收低。
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止11月24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2482元/噸,周比上漲3元/噸;2016年第45期中儲糧全國小麥收購價格指數139.17,周比上漲0.12%。
雖然小麥市場后市需求旺季臨近,但市場供給將會充足。由于小麥拍賣底價相對穩定,幾近單一供給渠道下的小麥市場難以孕育太大的變化。預計春節前的小麥價格仍將穩中偏強運行,再度大幅上漲的幾率不高。
麥市整體穩中偏強,局部價格小幅上行
進入11月份以來,在增加小麥投放數量的同時,山東、河北、江蘇三省相繼投放2015年小麥,市場糧源供應增加,上中旬主產區小麥價格大多止漲趨穩。進入下旬后,由于市場質優糧源采購困難、再加之華北黃淮地區霧霾及陰雨天氣較多,制粉企業小麥到貨減少,部分地區小麥價格又出現了小幅上漲苗頭。
11月25日,山東濟南地區制粉企業收購普通中等小麥進廠價為2520-259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收購進廠價2540-262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收購進廠價2440-252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收購進廠價2460-254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收購進廠價2460-2540元/噸,部分地區價格周比小幅上漲20-40元/噸。
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偏強運行,當前“藁優2018”河北石家莊進廠價為2720元/噸左右,山東菏澤進廠價為2660元/噸左右,河南新鄉進廠價為2660元/噸左右;“鄭麥366”山東菏澤進廠價為266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進廠價為2660元/噸左右;“濟南17”山東菏澤進廠價為2680元/噸,江蘇南京進廠價為2640元/噸左右,部分地區較月初上漲40-60元/噸。
農業部農情調度信息顯示,秋冬播進展總體順利,全國已播冬小麥3億畝,完成意向種植面積的88.4%。目前冬麥區墑情整體適宜,冬小麥一類苗比例為42.31%,二類苗比例為57.69%,比上年同期略好。
面粉價格基本穩定,麩皮價格連續走強
據制粉企業反映,近來面粉走貨情況一般,企業的開工率維持低位。雖然總體開工水平依舊在40%-50%之間,但是專用粉由于市場需求比較好,開機率多能達到70%-80%。
上周華北黃淮地區面粉出廠價格總體穩定。監測顯示,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特一粉出廠價格為3100-3180元/噸,山東德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格為3060-3160元/噸,河南周口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060-312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040-310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為3060-3120元/噸,周比基本持平。
由于制粉企業開工率較低,麩皮供應仍然有限,再加之近期飼用養殖對麩皮需求有所增加,粉企挺價意愿較強,麩皮價格繼續上行。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麩皮出廠價1540元/噸左右,山東濟南地區麩皮出廠價156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地區麩皮出廠價158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地區麩皮出廠價1620元/噸左右,均較上周上漲40-60元/噸。
當前華北黃淮地區小麥價格小幅上漲,“麥強粉弱”格局持續,但由于麩皮價格持續上漲,使得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有所提升。監測顯示,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21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為14元/噸,河南鄭州地區46元/噸,三地平均為13元/噸,較上周上漲4元/噸。
市場糧源越來越緊,拍賣成交繼續向好
近來制粉企業普遍反映,由于流通市場糧源供給偏緊,特別是高質量小麥更加有限,即使小幅上調小麥收購價格,收購依然困難,一些生產廠家已逐步把小麥采購重心轉移到拍賣上來。
11月22日,小麥競價銷售共投放小麥273.19萬噸,實際成交32.19萬噸,較上周增加9.57萬噸;成交率11.78%,比上周高3.88%;成交均價2504元/噸,低于上周2506元/噸的成交均價。
從交易狀況來看,2015年成交率保持較高水平。本次河北2015年產白小麥銷售計劃49945噸,實際成交49245噸,成交率98.6%,比上周高35.13%。山東2015年產白小麥銷售計劃9.87萬噸,實際成交32754噸,成交率33.18%,比上周高18.93%。江蘇首次拍賣2015年產小麥,投放量10.4957萬噸,實際成交6.9603萬噸,成交率為66.326%。
11月23日,進口小麥拍賣共投放2013年美2號軟紅冬麥7.71萬噸,周比增加1.01萬噸;實際成交2.71萬噸,周比增加0.15萬噸;成交率35.06%,周比回落2.58個百分點。
目前主產區市場小麥價格已達到甚至高于拍賣采購成本,新陳麥價已基本接軌。市場預計,在今年集中收購量大幅增長、市場流通糧源相對偏緊的情況下,后期拍賣成交狀況將會繼續向好。
麥價有望偏強運行,再度大漲幾率不高
10月份以來,受市場糧源偏緊及需求回暖的影響,主產區小麥價格上漲明顯,尤其華北小麥價格更是領漲市場,可以說目前部分地區小麥價格已處于偏高位置。隨著后期拍賣小麥投放數量的增加,將會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小麥價格再度走高,政策的“天花板”效應將會繼續顯現。
另外,盡管小麥市場后期將迎來需求的相對高峰期,但由于制粉企業的運營狀況較為困難,估計其做多小麥原料庫存的愿望也不會很大。
一是8月份以來,主產區小麥價格整體累計漲幅普遍超過240元/噸,而面粉價格僅回升120-140元/噸,面粉價格的上漲遠遠低于小麥價格的上漲幅度,市場“麥強面弱”的格局難以改變。近段時間以來,制粉企業的理論加工利潤有所好轉,主要的原因是麩皮價格上漲所致,據了解相比9月份,麩皮價格大約上漲了280元/噸。市場預計,隨著后期制粉企業開工率的提升,麩皮市場供應量將會進一步增加,其價格或會因此而受到承壓,當然亦不排除有快速回落的可能性。
二是從往年的經驗看,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雖然面粉市場將迎來階段性消費旺季,但這一時段的市場總體行情也大體穩定,節日效應對市場的影響已不是十分明顯。另外,雖然節日的消費會帶動面粉需求增加,但企業的開工率也在提高,供給量也在增大,面粉價格的大幅上行空間將受到限制。
三是由于小麥庫存充裕,隨著市場需求旺季的來臨,后期拍賣投放數量及投放區域將會進一步放大,市場的供需仍會維持相對的平衡。因此制粉企業并不會過多的擔憂糧源問題,大量采購心態謹慎,其做多小麥庫存的積極性也不會很高。
全球小麥供給充裕,美麥期貨價格收低
國際谷物理事會(IGC)近日預計,2016/17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估上調100萬噸,至7.49億噸,遠遠高于上一年度的7.37億噸產量。2017/18年度全球小麥收割面積預期將幾無變化,美國及哈薩克斯坦收割面積的下滑將被俄羅斯及北非面積的增長抵消。
上周,受全球小麥庫存充裕,且市場預期美國南部大平原未來幾周將迎來降水令旱情得以緩解的影響,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近月合約收低。周五12月合約收跌5-3/4美分,結算價報每蒲式耳3.95-3/4美元。本周該合約周線下跌12-1/4美分,或約3%。
美國農業部(USDA)上周五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11月17日止當周,美國2016-17年度小麥出口凈銷售71.25萬噸,高于35-55萬噸預估區間,較前周增加19%,較前四周均值增加27%。
11月25日,美國美灣12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169.6美元/噸,合人民幣1173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715元/噸,比去年同期跌54元/噸。
海關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進口小麥262,629噸,同比減少16.82%;年初迄今累計進口3,123,325噸,同比增加21.93%。10月小麥出口量為0;年初迄今累計出口小麥10,535噸,同比增加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