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鄭州商品交易所獲悉,近兩周的市場交易數據表明,受國內優質小麥供需失衡的制約,優質小麥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均堅挺上揚。專家分析認為,后市優質小麥價格仍有上行的潛能,優質小麥進口壓力將繼續存在,進口優質小麥彌補國內供給缺口或成常態。
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提供的市場監測顯示,目前,優質小麥新麥26在河南地區制粉企業進廠價,已經從去年新麥上市時的2360元/噸漲到2950元/噸,已經完成交割的鄭州強麥1701合約期價最高漲到3360元/噸,創出近年來新高。優質小麥市場“熱度”短期內還難降溫。
近期優麥期價堅挺上揚
相對于普通小麥價格的穩中松動,近段時間以來,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則堅挺上揚,特別是鄭州強麥期貨價格更是大幅上漲。
市場監測顯示,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優質小麥藁優2018進廠價在2900元/噸左右,山東濟寧地區濟南17進廠價在288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地區鄭麥366進廠價在2830元/噸左右,環比上漲30-40元/噸。
2月份以來,鄭州強麥期貨市場價格更是展開了新一輪廝殺。截至3月3日一周,1705合約收盤價為3170元/噸,盤中最高達到3186元/噸,創下該合約兩個月最高水平。
據市場人士分析,近來優質小麥期、現貨市場價格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供需失衡所致,優質強筋小麥貨源供給緊缺,預計短期內優質小麥價格仍有上行的潛能。
由于現貨市場可以達到期貨交割標準的優質強筋小麥數量有限,已經完成交割的強麥1701合約期價最高漲到3360元/噸,后市1705合約期價在進入交割月后漲到3500元/噸的概率也較大。
優質小麥市場產不足需矛盾突出
近年來,受產量持續增加的影響,小麥市場供需整體寬松。但不可否認的是,市場的寬松更多表現為普通小麥市場,而優質小麥供應偏緊的格局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觀。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2月份預計,2015/16年度,全國小麥供求結余量為2370.7萬噸,同比增加1520.8萬噸;2016/17年度小麥供求結余量為2333.5萬噸,結余量雖較上年度下降,但庫存水平仍處于較高的位置。但據了解,在國家高企的政策性小麥庫存中,普通小麥為絕大多數。
由于優質小麥的產量相對不穩定,市場風險較大,近年來農民甚至種糧大戶都不愿意冒風險調整種植結構,使得優質小麥增量不足,供給偏緊。據有關市場機構測算,當前國產優質強筋小麥的總量估計在350萬-450萬噸,市場需求量則在600萬-800萬噸。從近年來國產優質強筋小麥供需狀況來看,除了2015年國產優質強筋小麥新增供應量較大以外,2012年、2013年、2014年均存在新增供應量不足的問題。由于國內優質強筋小麥產不足需矛盾突出,需求出現增長以后,很容易導致供應緊張與價格持續上漲的局面出現。
進口優質小麥彌補國內供給缺口或成常態
近年來,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市場需求增長較快,優質小麥剛性需求增強。近年來,國內制粉企業可謂運行艱難,面粉銷售持續低迷,但專用粉市場銷售卻一直較好、企業開工率也較高,市場對優質小麥的剛性需求特點明顯。據了解,2016年,制粉企業整體開工率基本在35%-55%之間,而專用粉生產企業開工率則在60%以上,個別大型企業開工率更是達到80%左右。
由于優質小麥市場供需偏緊,加之國內、外小麥差價較大,進口利潤較高,近年來進口優質強筋小麥彌補國內優質小麥供給缺口就成為常態。2015/16年度,我國進口小麥330.5萬噸,同比增長121%。
2017年以來,小麥進口勢頭未減。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份,我國共進口小麥34萬噸,環比增長52.2%,同比增長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