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國內小麥市場行情整體維持穩定,局部地區價格穩中持續偏弱;鄭強麥期貨持倉縮減,盤面價格高位震蕩;國家臨儲小麥拍賣成交量跌價升,進口小麥全部流拍;受益于產量憂慮的提振,美國小麥期貨價格反彈,結束四周連跌局面。
截至5月7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為2484元/噸,周比下跌14元/噸;2015年第17期中儲糧全國小麥收購價格指數142.90,周比上漲0.74%。
另據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的一周,周初小麥監測均價2520.67元/噸,周末監測均價2520.33元/噸,跌幅0.01%。
進入5月份以來,國內小麥市場基本面變化不大。供給維持充足而需求持續疲弱,新季小麥長勢良好且增產預期較強,市場各主體在對陳小麥后市走勢預期幾無分歧的情況下,市場關注的焦點逐步的轉向新麥。
麥市行情整體持穩,局部價格仍顯偏弱
5月份以來,國內小麥市場供給寬松。國家臨儲小麥拍賣投放穩定,各地儲備小麥輪換相繼出庫,部分貿易商因涉及還貸及騰倉出售亦較積極。但受下游產品需求疲弱的制約,制粉企業小麥采購積極性并沒有提高。
截止5月8日,山東德州地區貿易商小麥出庫價格1.275元/斤,河南新鄉地區新麥貿易商裝車價1.26元/斤,河北石家莊地區面企收購價格1.28元/斤,江蘇徐州地區加工企業小麥收購價1.26元/斤,安徽滁州地區新麥貿易商裝車價1.22元/斤。與4月相比,局部地區價格下滑0.01-0.02元/斤。
南方港口小麥到港報價維持穩定。廣東地區各港口2014年江蘇產普通紅小麥到港價報價在2600-2630元/噸左右,優質白小麥9023港口報價2650-2680元/噸左右;福建福州港口2014年江蘇產普通紅小麥到港價報2600-2630元/噸左右,優質白小麥到港口報價2640-2680元/噸。
近日各地小麥玉米比價保持整體平穩。監測顯示,山東濟南地區小麥玉米比價為1.07;安徽宿州地區比價為1.1;河南鄭州地區比價為1.14;廣東廣州地區比價為1.06。目前各地小麥玉米價差保持在160-280元/噸左右,小麥替代玉米作為飼用消費繼續受到抑制。
強麥期貨持倉減少,盤面價格高位震蕩
上周,鄭強麥期貨持倉減少,盤面呈現高位震蕩格局。主力合約WH1505開盤價2531元/噸,最高價2565元/噸,最低價2523元/噸,周五收于2558元/噸,周比上漲18元/噸。持倉量2670手,周比減少了2050手。
從基本面看,國內小麥市場行情依舊維持弱勢穩定,價格波動不明顯,現貨市場供強需弱的市場格局未變。新麥生產上,各地新小麥長勢穩定,受暖冬氣候影響部分地區小麥病害偏重發生。由于新季小麥生長進入形成產量與質量的關鍵時期,市場的關注焦點發生變化。
從技術面看,本周強麥1505合約期價高位運行,持倉下降,5月8日終日收帶上下影線的小陽線。5月份以來,強麥期價觸底后小幅反彈,但反彈的趨勢并未奠定。市場人士認為,接新前小麥現貨市場供需面難有大的變化,但新季小麥進入生長及臨近收獲的關鍵時期,市場對天氣相對敏感,強麥期市受天氣變化的影響或會加大。操作上建議投資者謹慎持單,以短線交易或觀望為主。
面粉價格整體穩定,麩皮行情小幅回暖
近日面粉消費需求維持清淡,面粉經銷商采購積極性不高,制粉企業銷售狀況一般,由于開機率偏低,企業大多維持面粉出廠價格穩定。
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特一粉出廠價314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出廠價314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出廠價312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出廠價308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出廠價3080元/噸。南方銷區浙江杭州市場特一面粉批發價格為3.44元/公斤,特二面粉批發價格為3.16元/公斤,均與上月底持平。
由于麩皮價格前期已降至低點,近日市場行情略有回暖。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麩皮出廠價127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麩皮出廠價125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麩皮出廠價125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麩皮出廠價134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麩皮出廠價1340元/噸,大部分地區價格較月初上漲了20-40元/噸。
由于小麥、面粉價格穩定,麩皮價格小幅上漲,近日制粉企業加工利潤小幅回升。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加工利潤為-86元/噸,比上周同期上漲8元/噸;山東濟南地區加工利潤為-65元/噸,比上周同期上漲2元/噸;河南鄭州地區加工利潤-86元/噸,比上周同期上漲2元/噸。
市場預計,因氣溫快速升高、后期雨水增多導致面粉存管難度加大,再加之面粉消費即將進入傳統淡季,市場消費不振,估計面粉市場難有新的起色。雖然麩皮的行情仍難言樂觀,但隨著氣溫將逐漸回暖,各地的水產飼料需求也會啟動,這或將帶動麩皮行情繼續好轉。
臨儲拍賣量跌價升,進口小麥全部流拍
5月5日,國家舉行第408批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會。河南和安徽兩交易市場共投放政策性小麥118.84萬噸,實際成交23.65萬噸,成交率19.9%。
分市場看,河南市場投放托市麥33.74萬噸,實際成交4.98萬噸,成交率14.76%,均價2499元/噸;安徽市場投放85.1萬噸,實際成交18.67萬噸,成交率21.94%。白麥均價2472,混麥均價2485元/噸。
5月6日,國家臨儲進口小麥拍賣計劃銷售存儲于浙江、青海的2013年美2號軟紅冬麥29908噸,全部流拍。
從本次臨儲小麥拍賣情況來看,成交狀況基本上是量跌價升。主要的原因是2014年托市小麥的投放價格統一提升至2460元/噸,較之前上調了30元/噸,采購企業對價格的調整相對敏感。行業人士認為,拍賣底價的提高雖有益于控制“轉圈糧”現象的發生,但無疑也增加了加工企業的成本壓力。進口小麥再次全部流拍,主要原因是投放的美2號軟紅冬本身品質不佳,且起拍價較高,性價比均不占優勢。
陳麥走勢分歧不大,新麥增產預期較強
對接新前陳小麥價格的走勢預期當前市場幾無分歧,多數認為在市場供給充足而需求不旺的大環境下,陳小麥價格仍會穩中顯得偏弱,但大幅下跌的幾率也較低。主要的原因是作為市場供給糧源主渠道的臨儲小麥拍賣,不僅投放量穩定,而且拍賣底價小幅上調,一定程度上將支撐小麥市場價格下跌。
4月以來,全國小麥主產區幾無旱情,氣候條件適宜小麥生長,小麥長勢總體良好。目前西北地區大部處于拔節至孕穗期,南疆部分進入抽穗期;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和黃淮大部、江淮、江漢處于抽穗至開花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開花至乳熟期。市場對新小麥豐產預期較強,預計小麥產量將持平略增。
國家統計局一季度報告稱,2015年全國小麥總播種面積達24232千公頃,小麥意向種植面積增長0.7%。
近日國家相關機構(CNGOI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16年度中國小麥產量預計為1.27億噸,比上年提高0.9%。
受益產量憂慮提振,美麥結束四周連跌
上周五,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上漲。7月小麥合約收高8-3/4美分,報每蒲式耳4.81-1/2美元。本周7月小麥升1.6%,結束四周連跌。
交易商表示,此前堪薩斯州田間巡查結果顯示該州產量可能低于均值。另外在7月軟紅冬麥周四大跌后,市場出現逢低承接和空頭回補。
美國小麥質量委員會發布堪薩斯州年度作物巡查結果,預計堪薩斯州小麥單產為每英畝35.9蒲式耳,低于五年均值40.3。
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小麥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4月30日當周,美國2014/15年度小麥出口銷售凈減148,200噸,低于分析師預估區間,新作出口44.68萬噸,符合預估。
5月6日,7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214.7美元/噸,合人民幣1313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829元/噸,比去年同期跌739元/噸。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進口谷物及谷物粉273萬噸,3月份進口谷物及谷物粉214萬噸。1-4月份谷物及谷物粉進口總量為964萬噸;去年同期累計為682萬噸,同比增加41.4%。國家相關機構預計,2015/16年度中國小麥進口量為200萬噸,同比提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