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是一種大眾化食用菌,消費人群廣,生物效率高,經濟效益較好,因此種植面積較大,但在春季種植平菇時所用的原材料,一般為去年留下來的,時常帶有螨類,隨著氣溫逐漸回升,適合螨類生長發育,繁殖快,其主要取食平菇菌絲和子實體,造成平菇減產,嚴重者失收。
一、粗腳粉螨和腐食酪螨的分布、形態及生物學特征
1.粗腳粉螨
(1)分布與危害:該螨為世界性廣布種。粉螨在食用菌生產中,常發生在被雜菌污染的環境中,由于其活動將雜菌擴大化,使健康的子實體受害發生腐爛,粉螨還可直接取食平菇的菌絲體造成減產,甚至失收。
(2)形態特征:雄螨成體長320~240μm,雌螨成體長350~650μm,體軀無色,鰲肢和足呈淡黃色到紅褐色,后端鈍圓。足較粗,有短足4對,共分6節。雄螨的第1對足粗大,腿節上有一個較大的刺狀突起。第4對足的跗節上有吸盤兩個。肛門兩側具肛門毛和肛門吸盤。雌螨第1對足較雄螨弱,腿節上無刺狀突起,第4對足跗節無吸盤,生殖孔位于第四對足基節之間。休眠體長約200μm,淡紅棕色,呈拱凹寬卵形,前尖后圓。
(3)生活史及習性:粗腳粉螨常隨未高溫發酵或消毒不徹底的培養料進入菇房或通過蟲媒、風媒、勞動工具等帶到菇床上。食用菌接種后,如出現雜菌污染,它們便迅速聚集在霉菌較多的地方活動。在適宜溫度和高濕度下,繁殖迅速,在23℃濕度87%條件下,只需9~11d就可以完成1世代,當發生量大時,大量的脫皮及排泄物遺留在培養料或菌絲體上,會發出霉臭氣味。粗腳粉螨抗寒力很強,但它的耐干力很差,卵在相對濕度60%條件下幾乎完全不能孵化,在干燥環境下,第1齡和第2齡之間能形成休眠體。該螨在菇房或菇床的傳播除自己爬行外,主要靠依附于其他害蟲和螨體上傳播。
2.腐食酪螨
(1)分布及危害:該螨屬世界性害螨,國內普遍分布。常與粗腳粉螨混合發生,危害真菌類物質也較嚴重。受害的貯藏物常帶有一種惡臭味。另外帶有腐食酪螨的物質被人食用后,會引起疹病,人體皮膚接觸該螨后,有時還會發生皮炎。
(2)形態特征:雄螨成體長280~350μm,表皮光滑,有光澤,軀體腹面肛門孔兩側各有1圓形吸盤,第4對足跗節中部著生。1對交配吸盤。雌螨體長320~415μm,體形、剛毛長短及排列與雄螨相似,生殖孔位于第3、4對足基之間,肛門幾乎伸達軀體末端,其周圍有肛毛5對。卵長約115μm,長橢圓形前端稍尖,乳白色;幼螨乳白色,3對足;若螨乳白色,4對足,又可分為第1若螨和第2若螨。
(3)生活史及習性:只要環境條件適宜,一年四季均可生長、發育和繁殖。在我國,一年中螨類盛發期在梅雨季節,此螨行動迅速,喜歡在暗處活動,常群集在表面危害,喜濕怕干燥;卵需要在70%以上的相對濕度下才能孵化。
二、發生規律
1.害螨發生原因
栽培平菇的菇房靠近倉庫、飼料間、雞舍及存放粗糠、棉籽殼、菜籽餅等,或通過昆蟲等帶到菇床;在空房消毒時,潛伏于縫隙中的螨及其卵未被殺死;帶有害螨的菌種;帶有害螨的培養料,在處理時不徹底;覆土時的土壤沒有消毒,土中帶有害螨。
2.危害癥狀
(1)發生螨害的菌種,瓶口處的菌絲不夠濃密、且萎縮退化,甚至菌種培養基中看不到菌絲。
(2)平菇發菌期受到害螨危害時,白色的菌塊變黑,并散發出難聞的霉臭味。
(3)幼菇或成熟的子實體的菌蓋或菌柄上出現褐色、黃色斑點,形狀不一;初期斑點中凹陷或孔洞,其邊緣深褐色,中間稍淺或空洞,但子實體不腐爛。
三、防治方法
1.菇房要安裝網眼細的紗門、紗窗,通氣孔亦要裝上紗網,房體四周和縫隙應用泥封嚴實,避免昆蟲飛入房內將螨帶到菌床。
2.培養料要經過二次發酵或高溫消毒殺死料中的害螨。
3.搞好環境衛生,減少雜菌污染,以減少螨類的侵染危害。
4.絕對保證菌種、培養室無螨。仔細檢查菌種,發現菌種瓶中有螨,要淘汰,或懷疑有螨的菌種要分房播種。菌種培養室要建在遠離畜房、禽舍、倉庫的地方,室內嚴禁堆放木屑、棉殼等培養料及雜物;對培養室及菇房要經常消毒,用藥劑噴灑房屋四周、地面及栽培床架,以消滅螨及害蟲。
5.菇床上發現害螨危害時,要盡早用藥物消滅害螨。一是藥物噴灑:用克螨特2000倍液、0.5~1.0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二是采用誘殺方法:(1)將新鮮煙葉平鋪在菌螨危害的培養料面上,待煙葉上菌螨聚集較多時,輕輕將煙葉取下,用火燒掉;若發現仍有螨蟲,可按前法繼續,直至無螨蟲為止。(2)取沸水100mL、醋100mL、白糖10g,混勻,攪拌至溶解,待冷卻后,滴入一滴敵敵畏拌勻即為糖醋液。把紗布放入配制好的糖醋液中浸泡濕透,再把浸泡濕透的糖醋紗布鋪放在螨蟲危害的培養料上或菇床上,誘集螨蟲到紗布上后,取下紗布用沸水將螨蟲燙死,多次重復,直到把螨蟲基本殺死。
一、粗腳粉螨和腐食酪螨的分布、形態及生物學特征
1.粗腳粉螨
(1)分布與危害:該螨為世界性廣布種。粉螨在食用菌生產中,常發生在被雜菌污染的環境中,由于其活動將雜菌擴大化,使健康的子實體受害發生腐爛,粉螨還可直接取食平菇的菌絲體造成減產,甚至失收。
(2)形態特征:雄螨成體長320~240μm,雌螨成體長350~650μm,體軀無色,鰲肢和足呈淡黃色到紅褐色,后端鈍圓。足較粗,有短足4對,共分6節。雄螨的第1對足粗大,腿節上有一個較大的刺狀突起。第4對足的跗節上有吸盤兩個。肛門兩側具肛門毛和肛門吸盤。雌螨第1對足較雄螨弱,腿節上無刺狀突起,第4對足跗節無吸盤,生殖孔位于第四對足基節之間。休眠體長約200μm,淡紅棕色,呈拱凹寬卵形,前尖后圓。
(3)生活史及習性:粗腳粉螨常隨未高溫發酵或消毒不徹底的培養料進入菇房或通過蟲媒、風媒、勞動工具等帶到菇床上。食用菌接種后,如出現雜菌污染,它們便迅速聚集在霉菌較多的地方活動。在適宜溫度和高濕度下,繁殖迅速,在23℃濕度87%條件下,只需9~11d就可以完成1世代,當發生量大時,大量的脫皮及排泄物遺留在培養料或菌絲體上,會發出霉臭氣味。粗腳粉螨抗寒力很強,但它的耐干力很差,卵在相對濕度60%條件下幾乎完全不能孵化,在干燥環境下,第1齡和第2齡之間能形成休眠體。該螨在菇房或菇床的傳播除自己爬行外,主要靠依附于其他害蟲和螨體上傳播。
2.腐食酪螨
(1)分布及危害:該螨屬世界性害螨,國內普遍分布。常與粗腳粉螨混合發生,危害真菌類物質也較嚴重。受害的貯藏物常帶有一種惡臭味。另外帶有腐食酪螨的物質被人食用后,會引起疹病,人體皮膚接觸該螨后,有時還會發生皮炎。
(2)形態特征:雄螨成體長280~350μm,表皮光滑,有光澤,軀體腹面肛門孔兩側各有1圓形吸盤,第4對足跗節中部著生。1對交配吸盤。雌螨體長320~415μm,體形、剛毛長短及排列與雄螨相似,生殖孔位于第3、4對足基之間,肛門幾乎伸達軀體末端,其周圍有肛毛5對。卵長約115μm,長橢圓形前端稍尖,乳白色;幼螨乳白色,3對足;若螨乳白色,4對足,又可分為第1若螨和第2若螨。
(3)生活史及習性:只要環境條件適宜,一年四季均可生長、發育和繁殖。在我國,一年中螨類盛發期在梅雨季節,此螨行動迅速,喜歡在暗處活動,常群集在表面危害,喜濕怕干燥;卵需要在70%以上的相對濕度下才能孵化。
二、發生規律
1.害螨發生原因
栽培平菇的菇房靠近倉庫、飼料間、雞舍及存放粗糠、棉籽殼、菜籽餅等,或通過昆蟲等帶到菇床;在空房消毒時,潛伏于縫隙中的螨及其卵未被殺死;帶有害螨的菌種;帶有害螨的培養料,在處理時不徹底;覆土時的土壤沒有消毒,土中帶有害螨。
2.危害癥狀
(1)發生螨害的菌種,瓶口處的菌絲不夠濃密、且萎縮退化,甚至菌種培養基中看不到菌絲。
(2)平菇發菌期受到害螨危害時,白色的菌塊變黑,并散發出難聞的霉臭味。
(3)幼菇或成熟的子實體的菌蓋或菌柄上出現褐色、黃色斑點,形狀不一;初期斑點中凹陷或孔洞,其邊緣深褐色,中間稍淺或空洞,但子實體不腐爛。
三、防治方法
1.菇房要安裝網眼細的紗門、紗窗,通氣孔亦要裝上紗網,房體四周和縫隙應用泥封嚴實,避免昆蟲飛入房內將螨帶到菌床。
2.培養料要經過二次發酵或高溫消毒殺死料中的害螨。
3.搞好環境衛生,減少雜菌污染,以減少螨類的侵染危害。
4.絕對保證菌種、培養室無螨。仔細檢查菌種,發現菌種瓶中有螨,要淘汰,或懷疑有螨的菌種要分房播種。菌種培養室要建在遠離畜房、禽舍、倉庫的地方,室內嚴禁堆放木屑、棉殼等培養料及雜物;對培養室及菇房要經常消毒,用藥劑噴灑房屋四周、地面及栽培床架,以消滅螨及害蟲。
5.菇床上發現害螨危害時,要盡早用藥物消滅害螨。一是藥物噴灑:用克螨特2000倍液、0.5~1.0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二是采用誘殺方法:(1)將新鮮煙葉平鋪在菌螨危害的培養料面上,待煙葉上菌螨聚集較多時,輕輕將煙葉取下,用火燒掉;若發現仍有螨蟲,可按前法繼續,直至無螨蟲為止。(2)取沸水100mL、醋100mL、白糖10g,混勻,攪拌至溶解,待冷卻后,滴入一滴敵敵畏拌勻即為糖醋液。把紗布放入配制好的糖醋液中浸泡濕透,再把浸泡濕透的糖醋紗布鋪放在螨蟲危害的培養料上或菇床上,誘集螨蟲到紗布上后,取下紗布用沸水將螨蟲燙死,多次重復,直到把螨蟲基本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