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肉價漲至高位后,豬肉價格近期出現明顯下跌。8月17日,來自沈陽市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當日豬腰盤零售全市平均價為29.89元/公斤、豬后腿為29.18元/公斤、豬瘦肉為31.93元/公斤、豬前槽為29.79元/公斤。比一周前,價格下降2—3元。
記者在長江農貿市場看到,各個攤位豬肉的零售價基本接近,帶皮肉、五花肉、精瘦肉上下差不了兩元錢,每斤平均價格在14元左右。“這幾天差不多能便宜一塊錢吧。”一位攤主肯定地告訴記者,豬肉確實降價了,但由于豬肉價格下跌并不算明顯,所以不少市民沒啥太大感覺。
“估計還能降,等著吧。”塔灣北行農貿市場的豬肉經營業主胡先生表示,年初至今,豬肉價格就沒回落過,價格一直高位運營,不少養殖戶看著行情好,紛紛補欄,加大了養殖數量。據推算,這批毛豬現在也該上市了,現在價格下跌很可能跟此有關,生豬收購價格和批發價格估計未來還能持續下降。
“每斤8.5元左右”,這是記者從蘇家屯多家養殖戶得到的毛豬收購價格,這一數字低于全國生豬出欄價格,說明沈陽豬肉價格跌幅高于全國。據新牧網、搜豬肉網統計數字顯示,全國生豬出欄均價由6月初的10.58元/斤高點一路回調至8月的9.06元/斤低點,為4個月低點,其間跌幅高達14.4%,或1.52元/斤。
按照以往的價格走勢,每年春節前兩月和春節期間,豬肉進入銷售高峰,價格上漲;春節后到6月農忙前,需求減少,豬肉價緩慢下跌。而今年打破了這一行業規律,從春節過后,豬肉價格一直高位,使得不少養殖戶賺得盆滿缽滿。即便現在毛豬收購價有所回落,養殖戶們的利益也還算是可觀。
“7.5元左右一斤是保本價,即便現在跌到9元,以220到260斤的出欄重量來算,一頭豬也能賺300多元。”生豬養殖戶牛先生告訴記者,這幾年規模化養豬興起,占領了市場的70%以上,供應均勻,但需求量則是季節性波動,供需失衡引發價格忽高忽低。比如,農忙、中秋、十一、春節前,這都是豬肉消費旺季,規模化養豬出貨均勻,遇到市場需求旺盛,價格就會走高,反之就低。“今年上半年出現了反常的“淡季過旺”現象,這與養殖戶們摸清規律后集中供應有關。
“現在豬肉價格差不多已經到頂部了。”牛先生推測,9月份以后,雖然豬肉進入了消費旺季,但由于市場供應量大,價格仍以小幅回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