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湖南生豬價格一直穩居高位。眼下中秋節臨近,豬價又呈上漲態勢。
此輪生豬行情,自去年5月開始發力,至今年3月下旬突破歷史最高位,生豬出欄每斤突破10元。此后,連續3個月豬價站穩“十位數時代”;即使7、8月高溫季節,豬肉消費本是淡季,全省豬價每斤仍不低于9元,穩定在“9元時代”,處于高盈利區間。
去年豬價拉升,不少養豬大戶便預測,此輪盈利或能延續至今年上半年。按照“豬周期”的規律,每四年一輪周期,四年間大致一年盈利、兩年微利或保本、一年虧損,養豬戶的預測合乎規律。出乎預料的是,本輪生豬行情已打破了“豬周期”的規律。
進入新世紀以來,“豬周期”已歷三輪。在2004年、2008年、2011年,豬價沖高,養豬盈利。受利益驅動,散養戶一哄而上,生豬產能猛擴。正常情況下,從母豬補欄到出欄肥豬,大約需要一年。這段時間,市場豬源維持緊缺,養豬業處于盈利期。此后,隨著新進入散養戶的肥豬大量上市,豬價開始回落,“豬周期”依次進入微利、保本、虧損階段。
此輪生豬行情,漲幅之大、高價位運行時間之長,令業界始料未及。省畜牧水產局武深樹博士分析,“豬周期”之所以被打破,主要是退出的散養戶并未卷土重來、一哄而上。當前豬價雖高,一家一戶養幾十頭豬,其收入與打工相比,依然缺乏吸引力。此外,養豬進入門檻已大大提高,新建豬場投入大,必須配套糞污處理設施,也令散養戶望而卻步。
豬價穩居高位,對養豬戶來說,今年養豬最好賺錢。近幾年,湖南年出欄生豬保持6000萬頭以上,今年全省生豬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當無懸念。